契丹族的故事(九)——辽宋和战(序幕)

发布日期:2024-11-04 10:12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辽、宋两国之间的战争始于公元979年北宋的北伐,终于公元1004年双方达成的澶渊之盟,之间长达25年。导火索:宋灭北汉宋太祖三次北伐北汉公元962年,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“先南后北”的统一方针,准备先灭掉南方的几个国家。但是,十国中唯一一个位于北方的政权北汉自恃有辽国的帮助,时常出兵骚扰北宋。三番五次的骚扰对于宋朝的南伐计划产生了影响,这也惹恼了宋太祖,再加上当时的辽国在辽穆宗的暴政之下十分虚弱,于是宋太祖于公元968年大举讨伐北汉。

图片

公元960年疆域版图,此时北宋刚刚建立宋朝大军兵分两路,准备北上发动进攻。九月,北汉君主刘继恩遇弑,北汉众臣慌忙迎立刘继恩的弟弟刘继元为帝。刘继元刚刚继位,宋军就已经进入了北汉境内,于是他派出刘继业(即后来的杨业)等人抵抗,并向辽国求救。宋军在洞过河大败北汉军队,很快打到了晋阳(即太原,北汉的都城)城下。宋太祖派人招降刘继元,但是被拒绝。而宋军因为始终无法攻破太原城,辽国的援军又即将到达,随即撤军。

图片

宋太祖画像公元969年,宋太祖决定第二次北伐北汉。北汉大将刘继业派衙队指挥使陈廷山抵抗宋军。但在宋军到来之后,陈廷山却直接投降。刘继业知道以自己的兵力无法对抗宋军,便逃了回去。此时的宋军再次打到了太原城下,北汉急忙向辽国求援。辽军便兵分两路前来支援北汉,宋军将领何继筠大破辽军于阳曲,而另一路辽军在嘉山被宋将韩重赟击溃。得知辽军大败的北汉军队士气大挫。接着,宋太祖决定引汾水灌城,并用弓弩攻城。一个月后,汾水已经溢入城中,北汉人心惶惶,但是刘继元依然拒绝投降。在北汉兵的严防死守下,宋军始终攻不下太原城。此时,连续的降雨让宋军无法发起猛攻,辽景宗又派耶律屋质率大军前来支援北汉,宋太祖无奈再次撤军。

公元976年,宋军兵分五路再次北伐。《续资治通鉴》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:“晋割幽蓟以赂契丹,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,朕甚悯之。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,即遣使与契丹约,苟能归我土地民庶,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。如曰不可,朕将散滞财,募勇士,俾图攻取耳。”可见,他这次北伐不仅要灭掉北汉,还要收复当初石敬瑭割让的幽云十六州。这次北伐一切顺利,宋军将领党进在太原城北面大破北汉军。但不幸的是,宋太祖在十月病逝,这次北伐行动被迫停止,宋军撤军。宋太祖在有生之年没有将北汉灭亡、收复幽云十六州,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。

图片

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汉作战图

宋太宗灭亡北汉

宋太宗继位后,于公元979年再次大举进攻北汉。根据《续资治通鉴》当中的记载,宋军此次的北伐有着清晰的部署:

1.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

2.崔彦进、李汉琼、曹翰、刘遇四员大将每人攻打太原城的一面(经过商讨过后,由曹翰攻打北汉主宫城所在的西侧

3.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

4.西上閤门使田仁朗、閤门祗候供奉官刘绪按行太原城四面壕寨,检阅攻城所用的云梯和冲车

图片

宋太宗灭北汉之战作战图辽景宗听说宋朝再次攻打北汉,便派人来询问,宋太宗说:“河东逆命,所当问罪。若北朝不援,和好如故;不然则战。”出自《辽史纪事本末·卷十九》。很快,辽国收到了北汉求援的消息,以南府宰相耶律沙作为都统,与耶律斜轸等人南下支援北汉。三月中旬,耶律沙率领的第一路援军在白马岭遇到了宋军。耶律沙本来想等待还未到达的辽国援军,但是监军塔尔想要主动攻击。于是他自己作为先锋率先发动进攻,结果遭遇了大败,辽军多名将领战死,耶律沙也被困其中,幸亏耶律斜轸的援军在此时也到达了白马岭,将耶律沙救出,并用弓箭射退宋军。在此次宋辽的交战当中,宋军取得了一场大胜。这也是宋辽两国之间的第一次交战,史称“白马岭之战”。

图片

公元979年疆域版图白马岭战败过后,辽国无法再向北汉提供大规模支援。北汉军队也无心恋战,多处州县投降,宋军再次濒临太原城下。此时的宋军军粮也已经消耗殆尽,于是太宗决定再次遣使招降刘继元。刘继元因为经受不住宋朝猛烈的攻势,终于选择投降。自此,北汉终于灭亡,也同时拉开了宋辽两国长达二十余年和战的序幕。

接下来的两篇文章将分别详细描述宋发起的战争和辽/契丹发起的进攻,敬请期待

(注:两篇文章整体将不会以时间顺序描述,诸战役为穿插进行)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